微信公众号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工作动态

区块链赋能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研讨会圆满举行

发布日期:2025-02-20

为全面落实数字生态文明建设,深化新技术在生态环境执法监管领域的创新实践,加快推动执法数智化转型,2025218日,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(以下简称“评估中心”)在北京成功召开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。会议由评估中心副主任周广飞同志主持,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会。

会议特邀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、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常锐,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蔡亮教授,南方科技大学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钟丽锦,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王晨旭教授,以及西安长天长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总监黄必胜等5位区块链领域专家作主题报告。

任常锐副院长介绍了长安链诞生的背景和开放架构,分析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趋势,从税务、公安、市监、银行、海关等领域展示了区块链的应用实践。

蔡亮教授介绍了区块链的应用价值、区块链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历史使命,对比分析了区块链1.02.03.0的区别,提出区块链的价值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与颠覆,更要看到分布式信任机制带来的组织管理模式、分配激励机制和产业变革的机会。

钟丽锦副主任通过某市地下水采样监测和污染源自动监测实际案例,从“采得真实”“传得可靠”“用得安全”“管得合规”方面,介绍了区块链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。

王晨旭教授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原理、发展历程、基础架构、特征类别等,重点分析了区块链在数据安全治理中的应用。

黄必胜研究总监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自动监测方面的有益尝试,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,以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。

与会人员就区块链技术在生态环境执法、排污许可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方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大家一致认为,在数字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,生态环境领域也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,区块链技术在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中有较多的应用场景,其去中心化、防篡改、可追溯等特性可在数据存证固证、跨部门信息共享、污染源全链条追溯、线索识别、执法流程优化等方面发挥作用,助力破解环境执法监管中的“取证难、协同难、追溯难”问题,为解决当前生态环境执法面临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。

下一步,评估中心将持续搭建技术研讨、交流分享、共谋发展的交流平台,打造联合创新、跨界融合、成果转化的合作平台,加速推进新技术在生态环境执法监管领域的深度应用,切实以数智化转型为驱动力,全面提升执法监管效能,助力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迈向新高度。

Baidu
map